露营旅游将成为主流新业态?
露营旅游是指不依赖固定房屋等人工设施,旅游者采用自驾车或徒步等方式自带设备,或利用特定露营地的设备,开展野外住宿、休闲、娱乐、训练、探险、考察等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旅游休闲活动。露营地的类型,根据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山地型营地、乡村型营地、湖畔型营地、沙漠型营地、海岛型营地等。
国外露营旅游的现状
在国外露营旅游已经有150年的历史。它的雏形1860年起源于美国,当时是为组织青少年开展自然环境中的理想教育而发起的。
在美国
露营地总数超过了2万个,仅露营地的年收入就超过200亿美元,超过一半的露营地是政府出资建设的公共设施,主要是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而且正规的旅游营地服务项目种类繁多,从车辆维修、设备租赁、提供保险、餐饮住宿、休闲度假到户外活动等,都能为露营旅游者提供服务。
在欧洲
露营地总数约2.5万个,其体系相对完善,整体以中高端的度假型营地为主,侧重于亲近自然的野奢度假方式。营地将季节性活动和主题活动相结合,打造丰富多彩的营地文化活动,注重家庭团体的体验。
在亚洲
日本是露营地建设最早的国家,目前已有3000多个露营地,其中69.2%的营地是国公有的。2017年露营旅游人次达到870万,实现了四年连续增长,其中女性游客占到了47%。女子露营以及奢华露营等形式、与游客年龄层呈多样化发展,露营文化已经深入扎根。
日本人气动漫《摇曳露营》剧照
除了以上三地之外、加拿大露营地总数3000多个、澳大利亚2500个、南非1600个。很显然,在欧美国家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露营行业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
中国露营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
国内露营行业目前正处于初级阶段,不过存在很多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
政策支持
私家车的普及
据相关数据介绍,2014年全年旅游人次为36亿人次,其中22亿人次选择自驾,占总人次的61%,人均消费1765元每次。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为1.3亿辆,平均10人拥有1辆汽车。预计2020年私家车保有量将达到2.5亿辆,其中房车也将达到80万辆。特别是随着国内高铁和民航的快速发展,“高铁+自驾”,“飞机+自驾”的落地自驾方式也如火如荼。对广大没有私家车的大众旅游者来说,共享汽车、汽车租赁业的快速和个性化发展,也为他们的旅游出行提供了多种实现方式。
2016年中国自驾游人数平稳增长,总人数达26.4亿人次,比上年增涨12.8%,占国内出游总人数的59.5%,从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从无到有,再从成为最大出游群体这两个阶段,正在进入讲究品质集约型发展的新阶段。
旅行方式的转变
随着3亿中产阶级的崛起,旅游消费呈现散客化、自助式特征。消费主力军的消费观和旅游观都在急剧变化,“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走马观花已经越来越过时,人们越来越注重旅途过程中看到的风景、感受到的快乐。再加上中国发展日益加快,国际之间文化交流越来越多,露营这个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的度假模式,也必然会逐渐影响到越来越多的人。基于国民对于个性化、多样化旅游需求逐渐增长,可以预测,未来我国露营旅游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国内露营旅游的现状与问题
增长迅速
20二零一五年看做野营地趋势趋势趋势的元年,2020年的经历了趋势趋势趋势的灭亡年,2014年国野营地产业的趋势着手即将迎来飞速趋势趋势趋势的金银期。结合中商间谍网新闻稿信披,截止到2014年110月,在国内各有1273个野营示范园区,出众野营地的年均值暂停盈利额为106八万。
分布不均匀,总体落后于市场需求
华东、华北沿海地区仍为露营地发展领头羊地区,在2017年已建成露营地数量排名中位列前茅,华东和华北地区露营地数量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同时露营地建设总体来讲落后于庞大的自驾游的游客基数。
内容单一,缺乏特色
从运营模式来看,则是以“景区联动+自建自营”和加盟为主,活动基本上围绕篝火、露天电影、自助烧烤、团建活动、户外运动项目开展,虽然项目本身颇具吸引力,但总体类型都比较单一,缺乏特点。
淡旺季使用率悬殊
据中商情报网披露,2017年中国优秀露营地平均出租率为38%,淡季出租率为20%,旺季出租率为93%,淡旺季出租率相差悬殊。
服务水平滞后
生意要靠天吃饭,淡旺季悬殊、资金供应链又容易青黄不接,这就导致营地的服务跟不上。有多少有能力的人会愿意把一年中大半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一个没有客流量的地方呢?即使有,不大可能拿到和能力相匹配的工资。这就导致营地的服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对中国露营旅游行业的建议
露营旅游作为一种健康休闲方式,需要突出其主体性才能唤起更多人的精神需求。露营旅游发展需要和文化创意产业交叉前进,才能焕发勃勃生机。一个优美的故事、一部感人的电影、一项新的娱乐工具都可以为露营地提供好的题材、注入活力。
3、弥补人才缺口,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5、创新营销,引导消费者转变思维模式,让露营这种健康又贴近自然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从源头减少淡旺季悬殊的差距。
无印良品露营地广告
虽然露营旅游在中国是新型的业态,但在世界上已经非常成熟。全球化背景下,市场是没有国界的。露营旅游,面对世界上最大的自驾游和休闲露营需求,也面对国际露营品牌的直接竞争,供求落差和产业差距是全方位的,必须用更快的速度、更好的质量走完其他国家近百年的路程,才会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特别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